今年暑期,第八届“明德青年领导力”暑期海外研修营如期开展,30余名上财学子跨越欧亚大陆,前往剑桥大学,专项深度学习领导力与决策课程。来自上财不同学院的明德学子们,在为期两周的沉浸式研修中,深度体验世界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,培养在复杂环境下的决策智慧与领导力。“明德”暑期海外研修营致为上财学子搭建跨文化沟通和领导力成长的平台,助力学生拓展国际视野,提升全球胜任力。

  研修的核心课程由剑桥大学决策科学领域的权威学者Jochen Runde教授与Alberto Feduzi教授主讲,围绕不确定性环境下的理性决策、博弈论逻辑及典型认知偏差展开。课堂采用情境推演、互动博弈等沉浸式教学方式,让同学们在真实案例中亲身体验复杂环境下的决策过程,深刻理解理性与情感、规则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关系。

  同时,剑桥大学Fellow James与Fatima带来跨学科人文讲座,从“中英文化差异”“何处是家园”等议题切入,引导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思考文化认同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归属感,进一步拓展了跨文化理解与批判性思维的边界。

  学习不止于教室,让世界成为文化实践的上财课堂。在剑桥,营员们走进国王学院、圣约翰学院,感受历经数百年的学术传承与文化底蕴;在康河泛舟,看见历史与自然交织出的诗意与哲思。

  在伦敦,营员们走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,在全球金融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殿堂里,深刻感受顶尖学术氛围与国际交流的开放格局。同学们参访了“IO Finnet”,走进数字资产基础设施与区块链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,详细了解其在数字资产托管、多方安全计算、企业级API平台等方向的技术定位与业务模式;通过与企业代表交流,直探前沿金融科技的沉淀与行业应用,了解金融科技在英国和全球语境下的技术趋势与挑战。

  研修团队还参观英国国家美术馆、大英博物馆等文化艺术地标,在中西艺术瑰宝的对话中,学员们深刻体会到文明的多样性与共通性,学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不同文化与观念。

  案例教学与小组研究是剑桥授课的重要方式。学生们在情境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提升,在团队合作与思维碰撞中成长。研究过程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,更是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实战演练。7月25日,营员们分组进行了研修成果汇报,以“挑战者号”决策案例为切入点,深入剖析高风险环境下的决策偏差与教训,并结合所学提出改进策略。营员们逻辑清晰、表达自信,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跨文化表达能力,赢得剑桥大学教授的高度评价。剑桥大学商学院原院长,著名教授Jochen Runde在给团队表扬信中高度赞扬明德学子:“ This was a highly impressive group of students—bright, engaged, thoughtful, and hardworking”。

  明德学子到底从两周研修中收获了什么?“这次学习让我第一次系统地把博弈论、黑天鹅与灰犀牛理论、行为经济学偏误与现实决策联系起来!我原以为决策只是理性分析,但这次学习让我意识到,人类常被损失厌恶、沉没成本和确证偏误影响。”匡时书院倪子哲在课堂中打开了新的学习视角。经济学专业的温大康回想伦敦参访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的经历,“这让我看到理论如何真正塑造实践。剑桥之行虽短,却像一颗种子,种在了我的思维与信念里。”

  “明德青年领导力训练营”由校董、1990级校友武飞先生捐赠设立,2018年正式启航,八年来持续优化课程体系,已形成国内主题训练营、海外研修营、国务实训营等多层次多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,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品牌项目。

  多年来,“海外研修营”坚持将理论学习、情境与案例学习、文化实践、跨文化交流相结合,通过系统化的研修路径,让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拓宽国际视野、锻炼战略思维、增强全球胜任力。该项目已覆盖200余学子,赋能优秀学生成长成才。

  未来,“明德青年领导力训练营”将继续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,深化与剑桥大学、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的合作,拓展研修项目的深度与广度,持续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、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的卓越财经人才贡献力量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,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仅供学习与参考,请勿用于商业用途,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,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。
最热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