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,这一天的设立源于1983年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的倡导,旨在提高公众的维权意识,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从1991年开始,中央广播
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,这一天的设立源于1983年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的倡导,旨在提高公众的维权意识,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从1991年开始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几乎每年都会举办“3·15晚会”,通过专题曝光、陷阱揭露以及维权追踪,来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,呼吁企业诚信经营,改善消费环境,推动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断提升。
在数字经济时代,网购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然而,在这看似便利的购物方式背后,却隐藏着诸多问题:霸王条款、快递争议、售后服务推诿等,给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。那么,作为网购消费者,我们该如何识别陷阱,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?金城学工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实用的网购消费指南,赶快来学习吧!
在网购和快递服务中,我们时常会遭遇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。这些条款往往隐藏在网页的不起眼处,消费者一旦不注意,就容易忽视,从而陷入维权困境。以下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常见霸王条款:
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,掌握维权的时限是非常重要的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了解维权时限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。
如果发现快递长时间未送达,建议及时联系快递公司客服,确认物流动态。根据《快递服务》国家标准:
遇到快递运输过程中商品破损的情况,需仔细检查快递包装是否完好。如发现箱体破损、盒内商品变形、腐烂等情况,我们可以拒绝签收,向快递公司索赔。
如果向快递公司投诉不见成效,可登录国家邮政局申诉网站或通过“国家邮政局”微信公众号发起申诉。邮政局工作人员将在2-3个工作日内跟进并督促快递公司解决问题。
当购买到不合格的产品时,及时保留相关证据,例如照片和订单信息,并及时向卖家提出维修、退换或退款要求。若卖家拒绝,消费者可采取以下措施:
向有关部门投诉:如果平台或卖家没有及时响应,我们可以向12315进行线也推出了在线投诉平台和微信小程序,方便消费者高效维权。
诉诸法律:如果纠纷无法通过平台或投诉解决,消费者可以通过“互联网法院”发起网络购物合同纠纷的诉讼。在互联网法院,整个诉讼流程将实现在线化,便于异地诉讼,节省时间。
在网购消费中,保持理性消费、量入为出始终是原则。当面对权益侵害时,消费者应积极、充分利用各种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,预期在合理消费中获得购物的乐趣和满足。愿每个人都能在网购中保护自己的权益,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